首页

冰时代iceera

时间:2025-05-30 00:23:19 作者:中东地区忙揽中国出境游客 浏览量:18432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李佳佳)得益于不断简化的签证政策与航线的增加,近几年,赴中东地区旅游开始在中国出境游市场逐年升温。

  来自沙特旅游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入境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中国游客达14万人次,创下新高,成为沙特第二大客源国。

2024年入境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中国游客达14万人次,创下新高。德拉伊耶公司供图

  眼下,2025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沙特旅游局与沙特德拉伊耶公司分列两个展位。德拉伊耶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市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阿图赖夫古城就坐落于德拉伊耶核心区。资料显示,德拉伊耶由沙特主权基金投资,负责将德拉伊耶打造为全球文化与遗产旅游胜地。该项目总投资高达632亿美元,是沙特超大型项目之一。

  沙特德拉伊耶公司旅游与战略合作总监纳伊夫·奥夫利亚(Naif Awlia)告诉记者,随着中国赴沙特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德拉伊耶正为中国游客打造全方位定制体验,包括配备中文讲解的文化展廊、坐落于布贾里露台(Bujairi Terrace)和Zallal综合性商业与办公项目的沙特本土及国际风味餐厅,以及沉浸式奢华住宿体验。

  “与此同时,作为沙特阿拉伯吸引中国游客打造支付生态的一部分,德拉伊耶也会接入相应的支付生态体系。为中国游客在沙特阿拉伯消费提供便利。”纳伊夫·奥夫利亚发现,自然文化遗产和美食是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两大项目,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定制化的沉浸式体验,这也会是沙特旅游机构未来工作的重点。

德拉伊耶公司在上海举办文化推广活动,通过手工艺人展示等多种形式,传递沙特的传统文化魅力。德拉伊耶公司供图

  此番到访上海,德拉伊耶公司还专门在上海北外滩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文化推广活动,吸引了超1000名参与者,通过手工艺人展示等多种形式,传递沙特的传统文化魅力。

  就在沙特新兴旅游目的地加大在中国推广的同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第三大酋长国、“阿拉伯世界文化之都”沙迦酋长国也在不久之前在华展开旅游路演,首站放在上海,同样也是聚焦“文化+深度游”。

  沙迦商业及旅游发展局局长哈立德·贾西姆·阿尔·美迪法(H.E. Khalid Jasim Al Midfa)表示,2024年对沙迦而言,是中国游客市场实现突破性增长的一年。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沙迦接待中国游客人数同比激增超八倍,酒店间夜数同比增长逾700%。

  近期,阿联酋调整了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政策:持有效期6个月以上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可免签入境阿联酋,每180天内总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该政策为中国游客在沙迦的旅行节奏与停留时间提供了更大灵活性。

  哈立德·贾西姆·阿尔·美迪法说,沙迦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潜力与需求,推进有针对性、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合作与推广,2025年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与占有率。(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守护雪域天路的“她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时间的长河里,中华文明展现出恒久的生命力,静水流深与波澜壮阔交织,奔腾不息。这得益于中华民族始终以创新为支撑,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中国邮政浙江省分公司原高级资深经理李金良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提供新动能。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高达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全球贸易成本降幅达1.8%。德国Statista数据平台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全球GDP增长0.7%,到2050年将使全球GDP增长2.6%。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对150多个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推进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惠民生项目落地。中国建立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阿论坛等南南多边合作平台,创设总额为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为近60个国家实施130多个项目,涵盖减贫、粮食安全、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走进洛阳乡村

中国在城市规划中也尝试或考虑新技术。例如,早在20年前,上海黄浦江东岸就已有了电车设施,这为后续大规模快速开发充电设施奠定了基础。

证监会主席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

会议听取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工作主要进展及成效、当前经济金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考虑: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

外交部发言人就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谌贻琴将出席巴黎奥运会闭幕式 并访问塞尔维亚答记者问

今年前6月,中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125项。其中,工业领域930项,占比82.7%;农业农村领域78项,服务业领域71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46项。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大型货运无人机系统、防火封堵材料、物流周转箱绿色产品评价等一批国家标准对推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